顶点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女频言情 >锦衣黑明 > 第978章 确立天下形势的第一案6

第978章 确立天下形势的第一案6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七十多岁的宁远伯再次出任辽东总兵,已垂垂老矣,儿孙接连过世,对军务再无进取,既然迟早被弹劾,不如做个富家翁,与高淮一拍即合。

对外分化部落,刺激鼓励他们敌对,对内任由高淮扣剥。

手段无非敲诈和强征,高淮没开一个矿,却将矿税分摊到每一位民户头上,一年收入都没有三两的辽民,竟然每户平摊税银二十两。

高淮还摊派军粮,带领军士在各堡设卡,行人必须缴税,未收到足够钱财,又带着军士挨家挨户搜索。

七年时间,整个辽东急速萧条,人迹稀少,以至于天下盛传:辽人无脑,皆淮剜之;辽人无髓,皆淮吸之。

连同为税监的其余太监也觉得高淮太狠。

高淮前后为内库进贡三百万两税银,这还不包括高淮自己侵占的钱财,据辽东巡按何尔健及宁远伯判断,高淮在辽东扣剥了大约一千五百万两。

万历三十六年四月,不堪欺压的辽东军户歃血为盟,准备入山投靠女真,高淮得知后,不仅没有安抚,反而派人镇压,导致军户彻底炸锅。

同年发生兵变的时候,宁远伯自请去职,再没人为高淮兜底,随后锦州、松山、鞍山、抚顺、复州相继出现兵变,大量家眷直接逃出辽东边墙。

叛乱波及府城,辽阳军户彻底压不住,包围福阳店,准备直接诛杀镇守太监,高淮靠着护卫狼狈逃回山海关。

这时候,朝臣才开始借着辽东的混乱,对遍布天下的矿监税监蜂拥弹劾。

从辽民的视角看,辽东又被官场利用了,辽民又被官场抛弃了。

皇帝这时候才知道高淮在辽东的所作所为,竟然让整个辽东处于叛乱中,根本无人敢去辽东收拾摊子了。

作为辽民,可以在这里向诸位大人说一句,高淮乱辽固然有李家的纵容,更有天下的纵容,特别是齐党、浙党、东林,静看事态坠入深渊,就等着问罪皇帝。

皇帝当然不会承认是他的问题,逃回京的高淮也没有被处罚,但大量的辽民纷纷逃往山区,辽东的混乱需要收拾。

努尔哈赤收留辽民,给予土地和牲畜定居,一些军户还纷纷从军,变为建州中底层军官,不断壮大努尔哈赤的实力。

前后有多少人逃到山里,大明官场没有确切数字,但绝对比建州本部多,努尔哈赤为此挑选精壮,抛弃老弱,迁民到东海女真、海西女真的地盘,帮他镇守制衡其余部落。

熊廷弼上任后,形势已不可逆转,他快速采取了一个措施,令犬牙交错的辽民分开,山里的人不论什么人,一律划分为山民。

这样就没了叛民,没了流民,没了罪民,只有山民。

然后汇报朝廷察哈尔并非首要威胁,建州才是大寇,朝臣和皇帝都接受了这个解释,矿监税监正式消失,皇帝开始亲政。

可惜啊,天下人都没有注意,努尔哈赤从两千武卒,突然变为三万大寇,天下臣民下意识以为是东海和海西女真的人口,其实一多半是辽兵。

朝廷开始调集天下营兵到辽东,杨镐开始在浙党支持下,镇压建州,这时候皇帝和臣子急切的毛病又犯了,客兵还不掌握辽东地形,仓促之间,又被中枢逼着开战。

萨尔浒之战爆发了…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