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9章 一府三院(2 / 2)
不过你的权力虽然大,但责任也大,朕希望你不要再像以前那般事事谨慎小心,也不需要揣测朕的帝王之心,你只需要按照朕的意思将政务实施下去,哪怕你天天喊着要造反,你的内阁总理也依旧稳如泰山。
唯一可惜的就是军权完全插不上手,当然他也知道,如果政务院敢插手军权,恐怕整个政务院从上至下都得完蛋。
敲打完洪承畴后,林锐这才给孙传庭和张翰布置任务,立法院和督察院就简单多了,立法院的主要任务是参照明律,制定出一部华国自己的律法,然后成立一座法学院培养专业的法官和检察官,今后各省府州县要派遣法官和检察官,负责各地方的刑事诉讼判决。
其二就是先在整个北直隶,山东,山西实行土地新政,制定商业税收制度。
内阁改成政务院,负责主导天下政务,下辖吏部,户部,刑部,工部,兵部,礼部,农部,商部共八个部门。
所以林锐觉得他最先要做的不是改造儒家和读书人,而是要先打破分裂整个读书人阶层,只要打破了他们的垄断地位,后续的改造其实非常简单。
相反,要是事情办不好,让朕不满意,哪怕你对朕挖心掏肺,朕也会将你一脚踹开,重新换个人来做内阁总理,你可明白朕的意思”
御林军的这两万人,今后将不再归大都督府管辖,而是划归到了内廷,军饷后勤都由内廷直接负责,十位营统领也由皇帝亲自任命。
华国中枢今后将实行四权分立的政治制度,分别是一府三院。
地方上的政治架构,除了废除都指挥使司,由各镇总兵代替外,依然不变,毕竟当务之急是维稳,是统一天下,而并非大刀阔斧的改革。
而第一军团,也将和其他军团一样,只不过多出了一个骑兵营和一个战车营。
毕竟新朝新气象,总不能什么都捡明朝的,总得有所改变。
大都督府掌军权,基本上就替代了以前的五军都督府,统领天下军务,由皇帝兼任大都督,下设军政部,参谋部,后勤部,军法部,四部各司其职。
不过林锐依然给洪承畴和张翰以及孙传廷交了个底,看了崇祯退位亡国的诏书后,孙传廷也终于选择了归顺,被林锐任命为立法院的院首,和张翰的督查院院首一样都是从一品大员。
“你明白就好,朕相信洪爱卿是聪明人,朕不是明太祖,只要洪爱卿能谨记自己的权责,相信咱们君臣必能善始善终,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。”
官员的俸禄共分为三种,除了每月正俸,每年还有奖金和养廉银,加在一起基本上正一品的总理,每年能有上万两银子,各部尚书也有四五千两,最低的从九品也有五两。
至于武器装备,则分别由兵部和皇家的制造监负责打造,今后兵部和皇家制造监将形成竞争关系,后勤部择优采购。
政务院则依旧走科举取仕的路子,这样一来,整个读书人就将被分割成两块,文官也分成了两类,一类是正经的科举出身,一类是院校出身。
而且都是同窗师生关系,相互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这样的一个垄断士人阶层,时间久了怎么可能不出问题
今后野战军主要驻扎在京畿外围。
林锐点点头,也没再多言,洪承畴这种聪明人,肯定能理解透他的意思。
督察院大致不变,拥有监督权,大理寺改成立法院,拥有立法权和判决权,当然暂时所有的法律条文都必须皇帝批准。
只要科举考什么,那些读书人就会学什么,所以说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儒家的保守。
而是皇帝为了自身的统治将儒家不断的阉割,让儒家变得保守排外,用来取仕。
读书人为了限制皇权,同样也不得不选择在儒家学说上动手脚,说来说去儒家不过是皇权和读书人互相限制的工具罢了,结果就是路越走越窄,恶性循环,最终走进了死胡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