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6章 谋略(1 / 2)
杨逸晨想了想,又问道:“爸爸,那什么样的方法算是谋略?”
杨云帆心想,儿子,你是什么时候开发出这个属性的?有多少父母被孩子问的是哑口无言,看来今天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呐,想了想说道:“谋略就是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事情,然后想出的办法,《孙子兵法-谋攻篇》有这么一句话,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,意思是说,上等的军事行动,是由谋略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军事行为,其次是用外交战胜敌人,再次是用武力战胜敌人,最下之策才是攻打敌人的城池,这就说明古人对用谋略战胜敌人,是最推崇备至的。而用武力解决是最下等的计策,因为用谋略战胜敌人,只伤敌不伤己,而用武力战胜敌人,伤敌一千自损八百,最后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。”
杨云帆说完之后,见杨逸晨和马启铭没太明白,于是又解释道:“我给你举一个古代战争的例子吧,西汉景帝的时候,匈奴大举进犯边境,汉景帝派一个宦官随李广驻守边疆,一天宦官带领几十个骑兵出城,与三个匈奴兵对战,却被人射伤,而他带领的手下,也差点被射杀,这时候,李广带领百余人出城前去营救,射死匈奴兵两人,并活捉一人,而此时数千匈奴兵大举杀来,李广的属下劝李广赶快有向城里逃,而李广认为,敌众我寡,如果自己向城里逃,必然会引来追击,而留在原地,或许让匈奴感觉到这可能是诱敌之计,于是他带着这百余人将马鞍卸下,在原地休息,匈奴人见到后,果然不敢继续追击,并派一白马将军前来巡视,被李广纵马一箭射死,然后李广又下马在原地休息,匈奴人猜不到李广的用意,到半夜以为汉军有埋伏,便偷偷的撤走了,这个典故就体现了上兵伐谋的思想,用智谋来挫败敌人的战略意图,达到保存自身的目的。”
杨云帆说完后,看着两个孩子,问道:“这回听明白了吗?”
杨逸晨眨了眨眼睛,说道:“有一点明白了,但还不是特别明白,爸爸你再给我详细的讲一讲呗。”
杨云帆心想,儿子,你差不多就得了,再问下去,如果我答不上来,我这个爸爸的尊严可就要丢了,可是看看家里的人都已经围了过来,听杨云帆给两个孩子讲道理,心想,不能丢份,继续讲吧。
“那我就再给你举一个现在的例子,比如说爸爸的公司现在要出一款手机,可市场上有许多款手机,我怎么能打败其他的手机厂家,让自己的产品卖的更好呢?那我们就要首先找寻自己的手机和其他的产品的差异,寻找一下各自的优点和缺点,爸爸是做芯片的,那么我们的手机在芯片上比别人的更优异,而其他厂家的手机电池比我们的更耐用,这样两款手机都有各自的优点,可以说不分上下,那我们怎么办呢?我们就要采用合众联盟的手段,找寻一个生产手机电池更优异的厂家合作,让我们的手机在电池和芯片上同时优异,这样,在电池上,我们与它同样耐用,而我们的芯片技术更好,运转更快,所以我们就比它多了优势。消费者自然而然的就会选择我们的手机,从而使我们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,打败对方的产品。”
杨云帆顿了顿,又说道:“如果我们不想办法,只是一味的和对方打价格战,因为你没有优势,只能用这种方法,那么到最后你们互相之间都挣不到钱,企业慢慢的也就失去了活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