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8章 名额(1 / 2)
俞敬已经被连续两位生童的诗作震住了。
难道这海陵县的生童,水平竟如此之高?
难道南都附近的生员质量竟如此之高?
他的目光扫向人群,见一个个生童昂首挺肚,很是自信。
考生一自信,倒把他这个考官整得不自信了。
“难道都是【井失炎炎火】?”
“你,对,就是你,你师承何塾何人?”俞敬指着一个年纪跟李长生、贺邦泰差不多的生童道。
那生童见俞敬点到自己,顿时大喜,昂首阔步走到人群前列,心里却是打定主意,一定不要像那李什么长寿似的,畏畏缩缩,要拿出自己读书人的气度来。
说不定县尊看着自己举止大方有度,也就放了自己过了。
想到这,他躬身一揖到地:“回禀县尊,学童城西圆通寺佛学学童毛元亮。”
听到“佛学”二字,俞敬侧身看向马主簿,马主簿连忙回道:“堂尊,这圆通寺是城西宜陵的一处大佛院,院中主持长老印心和尚是南直有名的诗僧,常与南都诸部堂的大人们相互唱和。寺中设有一义学,曾出过两名生员。”
听到这话,俞敬点了点头看向那个叫毛元亮的学童:“刚刚以雷为题、以人物为题,这次便以诗为题吧。”
圆通寺的印心和尚作诗作的好,那我便考你以诗为题的帖诗。
俞敬沉吟片刻后诵道:“云横秦岭雪!”
听到这个题目,那个叫毛元亮的生童顿时大喜过望。
云横秦岭雪,这定然是出自韩愈的诗作“云横秦岭家何在”。
刚刚心中还有些忐忑的他,顿时心中大安。
片刻后,毛元亮便吟道:
岧峣秦塞险,玉垒冻云攒。
冯妇攀巉石,文君倚画栏。
冰封函谷道,月映灞陵滩。
虎踞蓝关路,龙吟蜀栈峦。
银沙湮汉阙,素甲覆周坛。
驿使梅花寄,鲛人泪竹残。
尧阶敷六出,禹甸兆三安。
圣代无饥馁,尧风煦百官。
念完,他满眼期待地看向俞敬。
其实当他念到一半的时候,俞敬严重便露出恍然之色。
为什么是“恍然”。
因为他发现,原来是他想多了。
并不是海陵县的诗作水平远超全国平均水平。
而是自己刚刚挑中的两个人实在是太过于“惊艳”罢了。
眼前这人,如果不懂诗的人乍一听,好像还挺像那么回事。
可懂诗且知典的人一听便能听出问题来了。
看着满眼期待的毛元亮,俞敬摇了摇头:“你这生童,作诗也不过是学了个半吊子。”
毛元亮脸上期待地神情一窒,这不可能啊,这诗作出来后,他自我感觉还挺好的。
俞敬看着对方道:“你虽然用韵皆是十四寒部一韵到底。但平仄却出了问题。”